才华君

为何会因别人发的微信红包而不知所措?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在微信里面多了一个新的游戏玩儿法红包。自从这个功能出现以来,多数情况下带给我的只有不安。

为何会因别人发的微信红包而不知所措?

猫叔是我心中非常崇拜的一个男人,我认识他快三年了。不过之前的交流都是在QQ上,直到前不久我才加了他的微信,他的第一个举动是发了我一个红包,这让我突然不知所措。

我不是针对猫叔,因为这之前类似的情况我也多多少少遇到过。比如老朋友见面打招呼,先来个红包;朋友伤心难过了,来个红包安慰一下;过年过节了,来个红包互道祝福吧!无论是给别人发红包的时候,还是遇到别人讨红包,我都感到难受,个别时候是卡里真没多少钱,更多的时候则是一种说不出的不自在,尤其是面对我很重视的朋友时。

这种不安存在了很久,直到前段时间我读到丹·艾瑞里的《怪诞行为学》才找到了答案。

他在书中提到了这样一种情境:感恩节的时候丈母娘盛情款待了你,为了报答他们的好意,你提出支付现金报答。作者指出,这么做的结果无疑会和丈母娘之间吵翻天。作者用整整一章用来谈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。作者的提出的观点是,这么做混淆了“社会规范”与“市场规范”的边界。

我们同时生活在这两个世界中。一个按照社会规范运转,它友好而模糊,不求立刻的对等回报。比如今天你的闺蜜分手了,你陪她喝了一夜酒,等到第二天醒来,她会十分地感激你,你们的友谊会更进一步。

另一个世界由市场规范控制,它符合公平交易原则,冷静而清晰,比如在市场上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或者给别人打工按时、按量计算工资。在生活中,我们根据彼此身份的不同,灵活地在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之间切换。社会关系(友情、亲情、爱情) 中就用社会规范,在交易关系中就应用市场规范。

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实验证实了这两种规范的存在和影响:实验者设计了一个枯燥无聊的任务让被试完成,然后把他们分成三组,一组按照社会规范去完成(出于社交请求完成任务而不给报酬),另外两组则是按照市场规范(出于劳动报酬完成任务,而且报仇一高一低)。

实验的结果是:按照市场规范的被试,报酬给的越多任务得分越高,而社会规范那边,虽然没有报酬却一点不逊于高报酬组。

在现实当中,这两个世界的界限并不是完全泾渭分明。比如偶尔会有买东西赊账或老板拖欠工资两天的情况,之所以能这样,是我们出于彼此社会关系的考虑(彼此友好、熟识),于是按照社会规范容忍了这样的行为。

但是这个界限的交叉要有一定限度,比如前面提到安慰分手闺蜜的情境,如果闺蜜醒来后付你几百元小费的话,你们的社会关系估计要友尽了。

回到一开始提到的红包问题上来,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交流,多数情况下依然是社会关系内的互动,我们彼此间以朋友伙伴的态度在交流,但是有人给我塞了一个有价的红包后,麻烦就来了。

因为在接到一个善意红包的同时,我们也接到了一个代表金钱的符号,我会牢牢记住红包的数字而惴惴不安,想办法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把等额的金钱还给他。看,即时等价的'市场规范来了!

市场规范并不是不好,他虽然看似冷酷无情,实则处处讲的明白,但是古老的社会关系并不总适合这套,在爱情、友情、亲情这些关系里面,就是喜欢不分你我,不拘小节。

当严肃而市场规范渗透到社会规范里面,自然让我们忍不住觉得不舒服。试想一下,如果这些线上的红包,转为线下塞钱的行为,比如老朋友见面,先塞给你一笔钱,你会欣然地接纳吗?

如果不想自己的友谊被量化,尽量少送电商上能查到价格的礼物

也许我的想法有些上纲上线,无论是传统的红包还是线上的红包,一开始只不过是为了图吉利、讨彩头。

他们就像是亲朋间相互赠送的礼物,讲究的是“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”,不在乎价格更多的是心意。但是作为有数字标注的现金红包,人心中总不可避免将其纳入市场规范当中。

前面丹·艾瑞里的实验还有一个后续,实验者将奖励从现金改为礼物的时候,市场规范便不复存在,而当礼物被标注了价格,市场规范立刻就回来了。

不过,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觉得不舒服。

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类人,第一类聪明而伶俐,他们长袖善舞,能够在塞给你钱的同时维护好彼此的社会关系,在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游刃有余,不会因为金钱的事儿太心存芥蒂。

而另外一种人,当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彼此介入稍微多一点,就手足无措,焦头烂额。为了后一种对市场规范如此敏感的人群,还望大家以后少发点红包,多来点拥抱和赞美。

尘归尘,土归土,让社会的归社会,市场的归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