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华君

位置:首页 > 好好学习 > 毕业论文

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

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
摘要: 通过 80 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调整分析,认为患者在漫长的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分 4 个阶段,即危急阶段、治疗阶段、病残阶段、适应阶段,如果患者的心理不健康会影响疾病康复。本文作者对 80 例患者在不同的心理阶段实施对症心理护理,取得良好效果。

关键词: 脑血管病;心理分析;护理

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其死亡率、致残率高,且病程长,因此在情感方面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。曾有资料统计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 30%[1],焦虑症也是此类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。笔者通过 80 例脑血管病患者不同的心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,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取得显著效果,现总结如下。
1 临床资料
80 例患者为 2002 年 11 月 - 2004 年 11 月收治我科的住院患者,其中男性 44 例,女性 36 例,脑出血 38 例,脑梗塞 42 例,年龄均为 48 岁以上的患者,所有患者均符合第 2 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第 3 次修订后制定的诊断标准。
2 心理分析
通过对起病至病后住院期间心理状况调查及出院后的随访,并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分析,发现在不同的阶段心理变化有不同的特征。
2.1 第 1 阶段 危急阶段——不知所措。焦虑常在发病初期发生,本组病例中 76 例属此类情况(发生率为 95%)。以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慌乱和严重的焦虑为特征。
2.2 第 2 阶段 治疗阶段——充满信心,渴求康复。本组病例中有 79 例属此类情况(发生率为 99%)。这一阶段特点是患者对康复寄予高度希望,因为治疗有效而认为身体功能的丧失是暂时的,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。
2.3 第 3 阶段 病残现实阶段——悲观失望,抑郁情绪。本组病例中有 35 例属此类情况(发生率为 38%)。这一阶段发生在出院或急性期治疗结束之后,其特点是患者爱发脾气,同时感到绝望,因为不能改变残疾的现状而感到抑郁。调查发现病后 5~8 个月,抑郁症发生率是个高峰,有自杀倾向者 3 例(发生率为 8.5%)。
2.4 第 4 阶段 适应阶段——主动面对现实生活。本组病例中有 76 例属此类情况(发生率为 95%)。这一阶段特点是患者能够接受现实,并在生活上与家庭互相弥补,不再处于依赖的地位,而是要主动对家庭作出一些贡献。
3 护 理
3.1 危急阶段的护理 此时患者出现偏瘫甚至失语,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,不知道自己能否康复,而产生了焦虑、恐惧、心神不安[2]。此时护理人员要掌握沟通技巧,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,主动热情地向病人介绍医院的情况,提供一个优美、舒适的'环境,保持病房整洁、安静,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,分散他们的注意力,专心倾听患者的谈话,做好心理疏导,想方设法稳定患者情绪,缩短与病人的距离,使他们对护士产生亲切感、信任感。同时病人迫切想知道疾病的转归与预后,护理人员必须在掌握脑血管病的护理知识的同时,亦应掌握脑血管病人发病过程及转归情况,使患者对康复充满信心,消除焦虑情绪,为下一步护理打下基础,随着治疗的开始,大多数患者焦虑情绪会慢慢结束。
3.2 治疗阶段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开始了治疗,由于医护人员对有关知识的介绍使患者又充满希望,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周的有效治疗,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有较快的恢复,使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得到强化。但急性期过后,因脑细胞的死亡是不可逆的,患者不愿看到恢复速度的减慢,而到处寻医访药,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治疗,但结果是有限的[3]。此阶段医护人员应将脑血管病知识反复向患者宣传,一方面让其积极安心治疗,特别强调加强康复训练,不要一切希望寄托在药物上,更不要滥用药物,使患者尽可能恢复功能,减轻病残程度。另一方面将病残的可能向患者交待,使患者能有较好的心理准备,以便能顺利通过下一阶段。
3.3 病残现实阶段的护理 由于病残已经出现,功能恢复程度有限,心理方面由充满希望而转入绝望,情绪抑郁,沉默寡言,甚至悲观绝望。这一阶段医护人员一方面更要关心体贴他们,经常与他们谈心,了解产生抑郁的原因,通过一些残疾人成功的人生故事等方法来帮助病人面对现实,正确对待周围环境,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人生观,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,如听音乐、看小说、看电视等,同时要求家人配合,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与家庭的温暖,调动其生活的积极性,摆脱抑郁、苦闷的情绪,使他们从心理上主动过渡到适应阶段。